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早產

 

一、早產的定義及比率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懷孕未滿37週生產稱為早產,因為早產兒體重較輕,因此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定義體重未滿2500公克的新生兒為早產兒。早產兒的比例約為11 ﹪,容易出現腦內出血、呼吸窘迫、壞死性腸炎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新生兒死亡。早產兒的存活率受出生週數與成熟度的影響大於出生體重的因素,尤其在34週前出生的早產兒較易發生嚴重的併發症。約3/4的新生兒死亡是起因於早產,此外有1/2的兒童神經障礙問題也歸因於早產引起。

二、早產的原因

 

早產的原因有早期羊膜破裂(俗稱為破水)、早發性子宮收縮引發早產及醫學上認定要引產的情況:如孕婦罹患嚴重的妊娠毒血症、胎盤早期剝離及前置胎盤引起大出血或有胎兒窘迫、胎兒生長遲滯時,為了保住孕婦及胎兒性命,醫師可能建議提早生產。

早期羊膜破裂是引起早產的主因,細菌的感染會引起磷酸脂酶的產生而使羊膜分解,通常在破水後,94﹪的胎兒會在7天內出生,只有6﹪的孕婦能安胎超過7天。

  根據研究,自發性子宮收縮是由胎兒的腎上腺所啟動,當腎上腺釋放的荷爾蒙增加同時母親卵巢及胎盤中的Relaxin增加,動情素上升、黃體素下降,造成催產激素及前列腺素增加因而引起子宮收縮。引發自發性子宮收縮的因素包括先天性遺傳、孕婦罹患內科疾病、生殖泌尿道感染或子宮畸形,如果孕婦本身抽煙、酗酒、或嗑藥也較容易發生自發性子宮收縮的情形。

 

三、早產高危險群孕婦包括:

 

1、前胎早產,則早產比率升高2.5倍

2、年紀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

3、孕婦體重過輕

4、有抽煙、酗酒、或嗑藥情形

5、工作壓力大、工作繁重

6、產前照顧不良、未按時產檢

7、一等親有早產情形

8、有甲狀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貧血者

9、子宮畸型或子宮頸閉鎖不全

10、      罹患細菌性陰道炎或尿路感染

11、      產前出血,包括前置胎盤及胎盤早期剝離

12、      懷有多胞胎,約60%的雙胞胎會在37週前生產,60%的三胞胎會     在34週前生產

13、      羊水過多或過少

 

四、早產的徵兆及生活注意事項:

 

除了陣痛、無明顯疼痛的子宮收縮外,如月經來潮時的子宮痙攣收縮痛、骨盆腫脹及壓力增加、陰道出現水狀或血狀的分泌物及下背疼痛都是早產的前兆。

 

生活注意事項:

1、攝取適當而充足的營養是產下健康寶寶的必備條件,同時應避免抽煙、喝酒及吸食毒品。

2、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心情。

3、勿工作過量,要有適當的休閒活動調劑身心。

4、定期產檢以早期發現不利懷孕的因子,早期治療。

5、性行為時男方應帶上保險套,若屬於早產高危險群的孕婦則應避免性行為

6、目前已發現細菌性陰道炎和子宮收縮及羊膜破裂有關,因此陰道若有不正常 的分泌物或感到痛或癢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避免早產。

 

 

五、早產兒的治療:

 

早產兒的危險性除了體重過輕外,器官的不成熟是生存的最大考驗,早產兒出生後需接受腦部及心臟超音波來觀察是否有腦內出血或心肌缺氧的情形,當發生呼吸窘迫或肺部不成熟的情況則需以氣管插管或呼吸器來幫助呼吸。在早產兒住院觀察的前10天,體重可能沒有增加,10天後每週體重增加200公克,若無其他併發症發生,當體重約2000公克方可出院。

 

六、醫師建議:

 

   預防早產的第一步就是要早期發現孕婦可能有早產的危險,除了高危險群的孕婦應注意外,還可利用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若子宮頸長度小於2.5公分則早產的危險較正常的孕婦增加50%,另外還可偵測子宮頸的Fibronectin 濃度,若濃度大於50ng/ml 早產的機會也會增加,如果若濃度大於50 ng/ml且子宮頸長度小於2.5公分,則有64%的機率會早產,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通過可利用唾液的動情三醇量來預測早產機率,但此項檢測在懷孕31週以上檢測較準確,可預測約56%的早產。

   正因為有75%的新生兒死亡原因是由早產引起,因此要生出健康的下一代就要避免早產的情況發生。在準備懷孕前應先養好身子,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抽煙酗酒,最好能請婦產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婦產科或內科方面的疾病是不利於懷孕或容易導致早產的,以便提前治療。一旦懷孕後,一定要按時到醫院產檢。若是屬於早產高危險群的孕婦,尤其要特別留意身體的狀況並聽從醫師的建議以避免早產,在懷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早產的徵兆,一定要立即就醫,及早進行安胎,一般來說,若耽誤了就診的第一時間,等到子宮頸口開口大於3公分,就很難再安胎了。